Submitted by ciuok on
. 认识何曜星一家是在三个月前 ,全班最安静的学生非他们莫属,三级班十几个人是个充满活力提问、讨论、玩笑不断的班级,就他们父女三人总是静静地听课,以至于他们班同学说他们仨是没有声音的人,可听写之类的必少不了何菲雅、何阳两姐妹写黑板露一手。
别以为他们真的羞涩,何菲雅在面对新老师就勇敢地上台讲课,何阳主动报名一个人上台参加中国经典诗歌朗诵比赛,甚至颇为让我惊讶的是他们竟然临时主动要求和老师一起上台面对众多观众演唱《甜蜜蜜》(确实是比我这个新老师大方多了)……走进他们,你真的会被这一家子感动,一年前已五十四岁的何爸爸毅然带领两个大女儿报名参加卡拉奇大学孔院汉语一级班的学习。一家六口都靠何曜星一个人供养,他却边工作边刻苦学习,还带动家里的小女儿小儿子一起学习汉语。这一家子对汉语的学习是如此火热,不仅坚持学到了三级班通过了相应级别的HSK、 HSKK考试,还参加了师资班和书法班的学习。尽管他们的外表朴素寻常,在孔子学院取得的成绩颇有点“炫目”:仅就最近三个月,俩女儿分别获取了学习一等奖,父亲何曜星赢得了学习二等奖和中巴文化交流优秀奖。参加诗歌朗诵比赛,平时少有声音的他们父女为了同台展现,反复练习,精心准备,自制中国文化T恤并获取了集体组朗诵比赛三等奖;参加中国传统文化周,何曜星别具匠心,制作了颇有创意的仿中国古代书简的纸板,二女儿何阳的仿青花瓷瓶惊艳文化周,腾飞的中国龙、一笔一画,每个诗句都漂亮呈现,大女儿的竹帘也颇有中国风味。尤其何阳的那幅漂亮的篆字可谓是本次书法比赛最亮眼的作品,丝毫看不出来这是仅仅练习了中国书法不到一年的学生的作品。他们的作品被我国内的同行夸奖为比不少中国的大学生作品还“中国”。这些成绩,都不得不让人赞叹这父女的智慧、对中国文化 真诚的热爱和对梦想的执着。
因为家远,他们父女三人从家里到学校得花一个多小时坐公交再步行到孔院,可每次早上老师们打开孔院的大门,他们总是等在最前面的学生,从不旷课、从不迟到,何曜星仅有的一次“请假”都是因为工作,可当我刚走进教室他竟然后脚就跟进来了。在这几个月里,他们在课堂上的声音渐渐地多起来了,同时二女儿何阳总是小声耐心地给爸爸讲解他没听清楚的地方。每个星期四是他们最辛苦的一天,他们要在孔院上一天课,中午草草买点点心吃后无处可去,呆在教室或孔院外的树下休息。有一次因为搞文化活动,中午孔院就关门了,埋头看书的姐姐何菲雅被锁在了教室,急得妹妹何阳打电话直接喊老师“救人”……正因为这种执着的精神,他们在学习汉语的路上越走越顺,以至于班上同学甘拜下风,拒绝和何家的两个女儿pk汉语。
做人他们如此低调、朴实,做事学习他们积极、热诚成绩闪亮,祝愿这一家在行进的路上越走越好,祝他们的去中国学习的梦想早日实现!
汉语教师:李雪梅
2016年12月7日星期三